十行俱下

shí háng jù xià
成语解释:
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,九流百氏,经目必记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读书极快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一目十行 »
成语例子: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资性聪明,一目十行俱下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十行 : 1.《后汉书.循吏传序》:"其(光武帝)以手迹赐方国者,皆一札十行,细书成文。"后因以"十行"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。

十行俱下是什么意思

shí háng jù xià

形容看书很快(见于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”)

国语辞典

形容阅读的速度很快。《北齐书.卷一一.文襄六王传.河南王孝瑜传》:「孝瑜容貌魁伟,精彩雄毅,谦慎宽厚,兼爱文学,读书敏速,十行俱下。」《梁书.卷四.简文帝本纪》:「读书十行俱下。九流百氏,经目必记;篇章辞赋,操笔立成。」

十行俱下的网络解释

十行俱下是一个成语,一次看十行,形容读书敏捷,记性很好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十行俱下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
强烈推荐

名师教学: 语文 英语 其它
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
新版教材: 语文 英语 其它
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