踉踉跄跄

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
成语解释:
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头重脚轻,对明月眼红面赤;前合后仰,趁清风东倒西歪。踉踉跄跄上山来,似当风之鹤;摆摆摇摇回寺去,如出水之龟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状语;形容走路的样子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踉跄,不能读作“lànɡ qiānɡ”。
成语辨形:
踉,不能写作“浪”;跄,不能写作“呛”。
近义词:
步履蹒跚 »
反义词:
健步如飞 »
成语例子:
你看他走路踉踉跄跄的。

词语分开解释

跄跄 : 1.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。 2.飞跃奔腾貌。 3.舞貌。

踉踉跄跄是什么意思

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

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

国语辞典

步伐不稳,跌跌撞撞的样子。《隋唐演义.第八○回》:「当下国桢出得门来,已是傍晚的时候,踉踉跄跄,走上街坊。」《精忠岳传.第三二回》:「立起身来,踉踉跄跄,走下大堂。」也作「踉踉蹡蹡」、「跄跄踉踉」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踉踉跄跄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
强烈推荐

名师教学: 语文 英语 其它
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
新版教材: 语文 英语 其它
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